三棵古銀預防癌症飲食杏從左到右分別是“千年垂乳”、“雷擊複蘇”、“撐天覆地”。
  湯泉老街風貌ssd固態硬碟壽命。 張可 攝
  若非對南京的街鎮爛熟於心,很容易把浦口區的湯泉與江寧區的湯山弄混:兩鎮均以溫泉聞名於世,至於訪古,湯山還有直立人化石與雄偉壯麗的陽山碑材,而到了湯泉,慧濟寺與寺院內三棵古銀杏則是每位游客不可錯過的。上次領室內設計略湯泉的溫泉(1月22日A44版),本期《魅力街鎮》我們來此訪古。
  相傳三株古銀杏已有千餘年,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的太子,在湯泉沐浴讀建築設計書時種下。1978年,有“當代草聖”之稱的林散之“見之忘返”,曾揮毫寫下500餘字的長詩《古銀杏行》贊頌。
  通訊員 梅正亮 揚子晚報記室內設計者 張可
  三株銀杏
  “草聖”林散之取了名字
  林老對三株古樹愛之深,甚至為每株取了名字,排了座次。被稱為“長者”的名叫“千年垂乳”。據介紹,它高度超過20米。只見古樸的枝條依著樹幹盤旋而上,樹冠茂盛異常,約有20多米見方。樹幹超過7米,需要七八個人合抱。由於樹齡極老,其生根也多達7根,其中最長的有2米多。記者看到,它們形似巨筍,樹皮如青石一般厚實。懸掛在裸露挺拔的樹幹上,給人以敬畏之感。“長者巍巍伯氏行。”林老在長詩中如是說。
  排行第二的“仲者”,名為“撐天覆地”。因為這一株,椏杈紛披,橫斜逸出,屈曲盤旋,斑疤鱗列,是三株古樹中,最為高大的。據介紹,樹高有近25米,樹冠也是26米左右見方,而且枝葉繁茂。“仲者雍穆拱名次……怒枝高亞力撐天,繁蔭勃香羅地。”林老三句,古銀杏的神韻活靈活現。
  位居第三的“叔者”,名為“雷擊複蘇”。它樹高23.9米,樹徑4.7米。它源於在咸豐年間一場驚雷,擊毀此樹半邊軀幹,但數年後,竟然又慢慢複蘇。如今樹幹中空,可見“一線天”奇景。現在三株古樹成為湯泉人與外地游客的祈福樹,樹枝上掛滿了紅帶,尤其是“雷擊複蘇”,大家希望可以與它一樣,不畏挫折,健康長壽。
  據介紹,三株銀杏樹皆有1400多年的樹齡,是南京地區現存最早的古銀杏樹,相傳均為南朝蕭梁時期昭明太子蕭統在此讀書時手植。
  一條老街
  還保持20年前的面貌
  從地圖上看,從湯泉鎮到市中心的直線距離,比到安徽省滁州市的還要長一點。也許是藏身在長江北岸與老山的群峰之後,一輪又一輪的城市發展,並未在此留下明顯痕跡。除了大馬路邊滿足市場需要建造的溫泉賓館、度假村,如果在小街小巷穿行,青磚瓦房依舊比比皆是。
  泡完溫泉,可以走走的是鎮上的“老街”銀泉路。這條路緊挨著鎮上一個年頭較久的溫泉賓館。每天過了飯點,浴客們來來往往。200米左右的老街不到5米寬,街面兩側大部分是門麵店鋪,多是兩層樓。其中最多的是理髮店,甚至在街口,五六家緊挨在一起。路邊是提著籃子賣家養老母雞的小販,鞋匠門拉一條長凳就在街邊吃飯。如果別處的老街主打明清風格老屋,那邊湯泉的“老街”則像20年前街巷的標本—— 一切還是改革開放之初,經濟大改變之前的模樣。對於愛拍街景的文藝青年們,這裡能帶來獨特的體驗。
  ■鏈接
  古寺始建南唐 也曾是儒家講堂
  以南京為中心的政權大多有一顆包容心。在這座古城,舶來的“釋”文化,遇上本地“儒”文化,總是能和諧相融。歷史上,城裡的大小孔廟、佛寺林立共存,而惠濟寺的歷史也能對此證明。
  雖然南朝梁武帝蕭衍的昭明太子蕭統就在此讀書了。但寺院卻最早建於南唐,當時稱湯泉禪院。北宋時,高僧將惠濟院改建為惠濟寺。明代洪武年間,因湯泉鎮改稱香泉鎮,惠濟寺也因此一度易名為“香泉寺”。清代道光年間,當地人在惠濟寺內創辦了一座“英花書院”。從此伴隨惠濟寺陣陣鐘聲的,除了善男信女無聲的禱告外,又多了一片抑揚頓挫的“子曰詩雲”。能把儒家的書院開進寺院里,這在全國是不多見的。
  可惜的是,咸豐年間,這座千年古剎毀於太平天國時期的戰火中。如今的寺院是在光緒年間復建的基礎上修建成的,規模遠不及以前。今天的惠濟寺為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,並建成對游人開放的遺址公園,免費對游人開放。除了佛殿,院內還修建了昭明太子讀書像和一系列石刻碑文,向游客介紹寺院的歷史。  (原標題:湯泉鎮有三株南京最老古銀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r26hrxv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